本文包含以下内容: 01 院校情况介绍 02 专业方向及学制 03 拟录取名单 04 就业介绍 05 报录比分析 06 初复试占比 07 招生目录
08 考试科目介绍&参考书目 09 专业题型分值 10 各学科备考策略 11 各学科备考分享 12 复试流程&准备 13 常见问题
01 学院基本情况介绍 Part.1 学院介绍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于2009年4月,其前身是原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学院办学条件优越,座落在古朴典雅的5号楼。学院现设有行政管理系、公共政策系、社会保障系、土地资源管理系和MPA教育中心。2001年开办行政管理本科专业,2004年开始招收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2019年开始招收公共管理学博士研究生。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队伍结构合理,拥有一批师德高尚、学术造诣深厚、潜心教书育人的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师队伍,近年来,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逐渐成为学院发展的中坚力量。学院现有教职工64人,其中专任教师53人。专任教师队伍中正高20人(占38%),副高20人(占38%),具有博士学位的有49人(93%)。有国家级青年拔尖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青年珠江学者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级重大项目首席专家7人,全国优秀MPA教师4人,全国公共管理硕士(MPA)优秀学位论文指导教师4人,博士生导师18人,有“政府决策与社会治理”1个广东省普通高校创新团队(人文社科)。 学院现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设行政管理、公共政策、社会保障、应急管理4个学科方向;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设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社会保障、教育政策与管理、应急管理5个二级学科方向,有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硕士学位点,2018年公共管理学科获批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2019年9月获批公共管理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院现有11个省部级研究基地:政府决策与绩效评价研究所(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广东省首批省级智库)、法治评价与研究中心(与法学院共同组建的省级研究基地)、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广东省重点培育智库)、华南理工大学政府绩效评价中心(广东省重点培育智库)、华南理工大学国家治理研究中心(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广州城市风险治理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非传统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基地(广东省教育厅)、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印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华南理工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网络生态治理研究中心(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016年12月,社会治理研究中心成功入选首批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2018年,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百强智库”,政府绩效评价中心也成功入选(CTTI)来源智库。学院现有3个校级研究基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所、廉政理论研究中心、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有5个院级研究中心:地方风险治理研究中心、劳动关系研究中心、区域发展与治理评价研究中心、华南土地问题研究中心、社会组织与治理创新研究中心。有电子政务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公共决策模拟场景实验室2个实验室。 近五年来,学院承担了一大批国家、省部级研究项目,其中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公众幸福指数导向下的我国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研究》,实现了学校在社科领域最高层次项目方面零的突破。2017年我院承担国家高等级科研项目创历史新高,再次获批4项国家级重大项目,包括《社会稳定风险及其对策研究》《中国大气环境污染区域协同治理研究》《我国教育经费绩效评价与提升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劳动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2018-2021年,学院连续获批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4项,分别为《新时代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研究》《人民政协与国家治理体系研究》《新时代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研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的城市治理研究》。2022-2024年,学院新增获批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课题。近五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5项,省部级项目74项。近年来,学院产出一批有重要影响的学术研究成果和研究咨询报告:郑方辉教授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4篇高质量论文,分别为《中国法治政府建设进程中的政府绩效评价》《财政绩效的评价:理念、体系与实践》《财政收入绩效评价:兑现减税降费政策目标的价值工具》《全面乡村振兴:政府绩效目标与农民获得感》。学院教师的论文被《新华文摘》转载或在《政治学研究》《社会学研究》《Policy Studies Journal》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共计100多篇。2013年以来,学院教师先后获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6项;获得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多篇咨询报告受到国家领导和省市领导的肯定批示。 学院治学严谨,秉承“博学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坚持高素质、“三创型(创新、创造、创业)”、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着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学院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罗格斯大学、克利夫兰大学、代尔夫特理工大学、香港教育大学、香港岭南大学等建立了常态化的双边交流机制。2011年开设公共管理专业国际班,与罗格斯大学、克利夫兰大学开展“2+2”联合培养。 学院大力发展MPA教育,着力培育MPA特色,生源质量和培养水平处于全国高校前列。我院与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羊城晚报社合作共建的联合培养基地分别于2014年、2018年入选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2012年学院MPA学位点顺利通过了教指委组织的合格评估,2018年我院MPA学位点通过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 MPA学生培育成绩瞩目。自办学以来,我院4位MPA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分别荣获全国第四届、第八届、第九届MPA优秀学位论文奖。自2018年以来,学院每年均组织师生参与全国公共管理案例大赛,累计获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优秀奖7项、优秀组织奖5项、最佳案例奖3项、最佳指导老师奖3项、最有价值队员奖1项。6个案例入选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公共管理案例库。 在文体活动方面,MPA学子表现优异,我院MPA羽毛球队连续获得第二届、第三届全国MPA羽毛球友谊赛团队一等奖及季军。 20年来,学院为国家特别是华南地区输送了大批公共管理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学院已有1300多名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顺利毕业,1000多名学术型研究生(含100多位厅处级领导干部)获得了硕博士学位,2000多名MPA研究生(含单证和双证)获得了公共管理硕士学位。 目前,学院共有各级各类在校生1287人,其中全日制研究生(含单考班)178人,MPA硕士生750人,博士生94人,全日制本科生265人。 近年来,学院以学术公管、和谐公管建设为主线,坚持“学科立院、学术兴院、人才强院”的方针,以创新学术成果、提升人才质量、增强社会服务等为基本任务,不断创新机制,凝练方向,正朝着建设高水平、有影响力的学院而努力奋斗。(数据更新截止到2024年6月12日)
Part.2 专业介绍 学院代码及名称:
(116)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代码及名称: 【120400】公共管理 01 行政管理 02 社会保障 03 教育政策与管理 04 土地资源管理
【1204Z1】应急管理 行政管理:涉及政府机构、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学习政策执行、组织运作等,毕业生多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及企业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
社会保障:关注社会福利、保险、救助体系等,进入人社部门、社会福利机构或保险公司。人口老龄化与政策完善推动该领域就业需求显著上升。
教育政策与管理:涉及教育系统的政策制定、学校管理等,适合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或教育咨询机构,政策分析与教育管理岗位需求随教育改革持续增长。
土地资源管理:涉及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政策、资源保护等,就业于国土规划部门、房地产企业及环保机构,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催生专业人才需求。
【1204Z1】应急管理: 涉及灾害应对、公共安全管理等,就业于政府应急部门、安监机构及企业风险控制岗位,公共安全事件频发促使该领域前景看好。
02 拟录取名单 (一)学制 全日制3年
(二)学费标准 1.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费标准为:非定向生8000元/年 2.奖助学金全覆盖,每人每年奖助学金共1.8w 3.学校还设“助研岗位奖学金”,教育部设“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各类企业捐赠奖学金等奖励表现优异的研究生。 4. 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可通过申请“生源地国家信用助学贷款”和“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担任研究生三助(助教、助研、研管)岗位等方式获得资助完成学业。 
03 拟录取名单 
04 就业介绍 行政管理方向就业前景 行政管理,不同院校方向不一样。一般往公共管理方向,也就是公共政策,财政政策什么的,一般都是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
行政管理学专业人才具有通才的特点,掌握了政治学、行政学、管理学、人事管理、公文写作、办公室管理等基本理论和方法,是非常综合的文科专业人才,就业适应性强。
1、政府机关。近年来,公务员考试中,行政管理学人才因为接受过政府管理方面的系统训练,在理论知识、思维方式和业务技能等方式都占优势。一些重点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生考中公务员的比例达到 80%。 2、事业单位等公共部门。政府机关的直属单位、科教文卫单位属于政府机关职能的延伸,在管理方式上与政府机关有相似之处,欢迎行政管理人才。 3、学校等科研机构。目前,行政管理作为新兴学科,在科研院迅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 4、企业的行政和人才部门。企业的综合部门非常需要行政管理专业人才。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行政管理专业的就业领域大大地拓宽,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政府机关部门。行政管理的毕业生不仅可以从事党政机关工作,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涉外经济管理部门、经济监督检查等管理部门从事政策和法规研究及实际工作,还可以进入中外大中型企业前台秘书、行政主管、行政总兼、总经理助理等职位以及做公司的经营管理工作。
土地资源管理就业前景 1、这一专业就业前景广泛。可以从事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整理、 土地利用规划、地籍测量、地籍管理、土地及房地产价格评估、土地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及房地产开发经营等方面的技术和行政管理工作。 2、学习期间,学生就可以在各大相关单位,如国土、城建、农业、 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里实习毕业后可以从事专门]的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等政策法规工作。
社会保障就业前景 本专业的就业前景不错,学生毕业后能胜任劳动与社会保障与民政部门门的社会保障、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方面的管理工作;能胜任城镇社会保障、工会及其它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的基层社会保障、社会服务工作。
应急管理就业前景 应急管理专业的就业面临一定挑战,主要原因是该领域对人才的需求相对较少。然而,随着全球灾害频发 和各国对应急管理能力重视程度的提高,该专业毕业生在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企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就业机会。
05 报录比剖析  06 初复试占比  专业课初试参考书三本,难度适中。
初复试占比6:4,复试考察: 专业课笔试40%,综合素质50%,英语口语10%。
总结: 专业知识最重要,在初试和专业课笔试取得好成绩,不用太担心科研成果和比赛经历等,对双非或无科研的同学较友好。
07 招生目录讲解 公共管理(120400)下设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 应急管理(1204Z1) 每年总招生人数约在50-60人(统考、推免、少干计划等) 
08 考试科目介绍&参考书目 Part.1 考试科目介绍 初试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一 ③ 626|公共管理学基础与前沿 ④ 829|公共管理研究方法
Part.2 初试参考书目&题型分析 ✅101|思想政治理论: 全国统考科目,考试大纲、考试题型以教育部公布为准。 ✅201|英语一: 全国统考科目,考试大纲、考试题型以教育部公布为准。 ✅626|公共管理学基础与前沿
(1)陈振明 等:《公共管理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 (2)[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年   ✅829|公共管理研究方法: (1)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年 (2)伊丽莎白森·奥沙利文:《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第五版)》,王国勤 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  
Part.3 复试参考书目 ✅F56|公共管理综合知识 选读书目: 朱立言、谢明:《公共管理概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 
09 专业题型分值 Part.1 初试 ✅626|公共管理学基础与前沿 《公共管理学基础与前沿》考试在考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前沿知识的基础上,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公共管理学的基础与前沿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公共管理问题的能力。
考生应该能够:
(1)理解公共管理学的基础概念,熟悉公共管理学的学科发展脉络,掌握公共管理学的重要理论。
(2)熟悉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知识,重点了解公共组织、政府职能、公共政策、公共人力资源、公共财政、第三部门管理、公共战略管理、电子政务、绩效管理、公共管理伦理、治理与公共管理改革等学科主题领域的相关知识。
(3)对公共管理学的热点问题与前沿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4)具备理论联系实际以及综合运用公共管理学知识解决实际公共管理问题的能力。
试卷结构【参考25考试真题】 试卷分为如下四个部分: 1.名词解释题(共4 题,每题10 分,共40 分); 2.简答题(共3 题,每题20 分,共60 分); 3.论述题(共2 题,每题25 分,共50 分); 总分为150分。
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等)和主观试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相结合,基础知识测试、前沿知识测试和综合应用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829|公共管理研究方法 考试要求 《公共管理研究方法》考试在考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运用研究方法研究、分析公共管理问题的能力。 考生应该能够:
(1)理解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熟悉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基本知识、掌握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主要理论。 (2)了解从选题、研究设计、调查、资料分析到研究报告撰写的基本研究过程,掌握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3)具备理论联系实际以及综合运用公共管理学研究方法研究、分析实际公共管理问题的能力。
试卷结构【参考25考试真题】 试卷分为如下四个部分: 1.名词解释题(共6 题,每题5 分,共 30 分); 2.简答题(共5 题,每题10 分,共 50 分); 3.论述题(共2 题,每题10 分,共 20 分); 4.案例与设计题(共1 题,共30 分)。 总分为150分。 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采用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与设计题等多题型相结合的形式综合考察考生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Part.2 复试 ✅F56|公共管理综合知识:
考试要求 《公共管理综合知识》旨在考察应试者的公共管理基础理论和知识素养,要求应试者:
(1)掌握公共管理学的发展脉络及各阶段的代表性理论观点。
(2)掌握公共组织有关基本知识,包括公共组织结构与过程、文化与伦理,公共组织变革,公共组织内部沟通、激励与协调,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财政管理、绩效管理、战略管理等有关基本知识。
(3)掌握法治行政有关基本知识,包括公法基本概念、公共管理的法律关系、行政侵权与救济等。
(4)掌握公共政策过程有关基本知识,包括公共政策制定、公共政策执行、公共政策工具等有关基本知识。
(5)掌握治理与政府治理有关基本知识,包括治理与管理、政府治理及其治理工具选择、非营利组织及其参与等有关基本知识。
考试题型 (1)名词解释题 (2)简答题 (3)论述题
10 各学科备考策略 (一)夯实基础阶段(4~6月):基础知识 通读教材,进行有侧重点的复习,梳理每一章节的框架。
(二)理解背诵阶段(7~9月):重点背诵 1)根据考纲、前期基础课程以及真题总结重点,进行背诵。 2)定期检查理解、背诵以及知识拓展成果。
(三)拔高输出阶段(10~11月):模块练习 1)对真题进行二次解析,把握重点内容。 2)安排默写、题型训练以及模拟卷联系,对题目进行批改和反馈,总结答题经验。 3)关注前沿热点,跟进学界课题。
(四)决战冲刺阶段(12月):全盘复习 分析弱项,进行冲刺训练。
1 各学科备考分享 Part.1 基础阶段 英语
1)、单词一直坚持背到考前,前期可以用单词书,后期就是背自己在真题中积累的不认识的单词。 2)、阅读要多刷几遍,10年之前的可以只刷一遍,10年之后的可以争取刷三遍。 3)、可以在八月的时候开始做真题的翻译,推荐唐静老师的《拆分与组合》,开始得早可以每天练一句,保持手感。 4)、十月可以开始看一些老师的作文课,比如石磊鹏老师、潘赟老师的都可以,在十一月的时候就可以形成自己的模板了,十二月再用自己的模板去练习写几篇作为。 5)、十月同样要开始练习真题里的新题型和完形填空,推荐刘琦老师。
政治 1)、十月看完徐涛老师的课,结束《1000题》的一刷。 2)、十一月看陆寓丰老师的技巧班,结束《1000题》的二刷。 3)、十二月完成各个主流老师的押题卷选择题(包括但不限于肖八、肖四、腿四、徐涛六套卷等)。 4)、考前一周拼命背肖四(肖老师最后会开个直播划肖四的重点,根据重点来背)。 5)、如果有时间,最好在老师们的押题卷出来之前,三刷《1000题》前两次的错题。
专业课626+829 1)、背书一直坚持到考前,会越背越快。 2)、十一月的时候可以自己买答题卡进行两三次模考(目的在于把控时间+练习答题排版)。 3)、十一月开始练习写829的研究设计,形成自己的模板,同时从老师论文和时政中积累自己的角度(定量的和定性的都要准备)。 4)、考前要再过一遍课本,防止知识点的疏漏。 5)、历年真题的出题规律、高频考点要重点掌握。
Part.2 强化阶段 政治
听强化课+做1000题
英语 背单词+一刷近十年真题。 根据往年真题以及师兄师姐的经验来看,历年考试大部分考的还是课本上的知识点,还是要注重基础,因为万变不离其宗,只是会换另外一种方式进行考察。 吃透参考教材是考研人必走的、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专业课626+829 《公共管理学基础与前沿(626)》 1.陈振明 等:《公共管理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 复习技巧:【框架法+串联法】 2.[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 复习技巧:【框架法+对比学习法】
《公共管理研究方法(829)》 1.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复习技巧:【原理法+案例法】 2.伊丽莎白森·奥沙利文,《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第五版)》 , 王国勤 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年 复习技巧:可额外补充,不做详细复习。
笔记整理 拒绝抄书式笔记:不要把书上的知识点一字不落地抄下来,这样做非常浪费时间而且效果一般。
梳理教材框架:在阅读并且理解教材教材内容后,梳理教材整体框架以及每一章节的框架。
梳理知识点:根据考纲、真题、公共管理研究热点等梳理相关的知识点。注意几本参考书目的不同之处并做好标记。
整理背诵资料:整理一份专属于自己的背诵材料,后面的背诵就围绕这份材料展开,避免迷失在海量的资料库中。
Part.3 冲刺阶段 政治:
模拟卷:肖四、肖八、腿姐四套,余峰六套、米鹏六套、杨娅娟八套等。 政治大题:肖四、肖八的大题,腿姐背诵手册。
英语: 保持题感:坚持背诵单词以及各大题型训练。 大小作文:《高分写作》。 英语模拟:尽量进行一两次英语模考,把控英语答题时间。
626+829复习规划 背诵: 应有的进度:至少应该也在第二轮或者第三轮背诵。 达到的程度:熟悉基本知识点,并且能够默写;建立知识体系,串联相关知识点。
时政: APP:半月谈、人民日报。 其他:考研公众号的时政/案例分析、上一届考研复试。
资料 模拟:两周一次模拟。 作息:按部就班,适当加长学习时长。 运动:适当运动,放松心情。
12 复试流程&准备 (1)专业课考核(100 分) 根据 2025 年硕士生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复试科目进行,考试大纲可在学校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页面查看,具体可登录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2)外语听说能力测试(100 分) 时间 5 分钟。口语测试题由考生抽签作答,评委和考生进行口语交流,根据考生表现综合独立评分。本项测试与综合素质与专业知识考核同时进行。
(3)综合素质与专业知识考核(100 分) 时间 15 分钟。 120400 公共管理学:考生准备 5 分钟以内 PPT(同时自备 PDF 版),汇报。 内容包含个人简介、学习工作经历、各类获奖情况、拟开展的研究方向、科研。 实践经历和成果等。汇报完毕后考生现场抽取综合面试试题进行作答,此后评。 委和考生进行现场问答交流,评委根据考生表现综合独立评分。
13 常见问题 1、看重科研、竞赛、获奖经历吗,跨考没有相关经验怎么办? 本专业考生: 介绍课程作业、毕业论文、相关实习经历、学校工作经历等。 跨考考生: 阅读公共管理专业著作、期刊等,汇报学习成果;介绍感兴趣的未来研究方向。 学术期刊:公共管理学报、中国行政管理、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公众号:公共管理评论、公共管理资料小屋、中国行政管理。 小红书、B站博主。
2、什么时候开始合适? 最迟建议在报考当年暑假前开始准备,暑假是很重要的学习时间段。
从那时到12月末的考试大概7、8个月准备考研,时间很充裕。
3、专业课要背多少遍,背不下来怎么办? 基础阶段重要的是理解,理清楚各个章节的联系,再进行背诵。
只背中心句、重点句,其他能自己说清楚即可。
用自己适合的背诵方法;利用手机录音,早上起床后和睡前都可以听一听。
一开始很艰难进度慢,只要反复背诵到考前一两个月就会有质的突破。
暑假前2-3h,暑假4-5h,9-12月6-8h,考前至少背诵七八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