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华工考研 于 2024-10-12 12:10 编辑  
 
 
 
  
 
华南理工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 
《自动化信号综合(814)》考试大纲  |  |  |  |   |  |  考试性质 
研究生招生初试考试科目  |   |   |  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考试大纲: 
一、自动控制原理和现代控制理论部分: 
1、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2、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1)系统输入输出描述方法:线性微分方程、脉冲响应、传递函数、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 
   2)非线性系统的线性化。 
3、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1)稳定性及其判据; 
   2)一阶及二阶系统的动态响应及性能分析; 
   3)系统零、极点分布对其性能的影响;闭环主导极点的概念; 
   4)稳态误差分析。 
4、根轨迹法 
   1)轨迹的基本概念、根轨迹的绘制; 
   2)基于根轨迹法的性能分析。 
5、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分析 
   1)频率特性基本概念;频率特性的绘制; 
   2)奈奎斯特稳定判据; 
   3)稳定裕度;基于开环、闭环频率特性的系统性能分析。 
6、控制系统的校正 
   1)校正的基本概念; 
2)串联校正的频率法、根轨迹法。 
7、基于相平面法的非线性系统分析和校正。 
8、线性定常(时间)离散控制系统 
1)线性定常离散系统的差分方程和脉冲传递函数; 
2)采样定理和零阶保持器的性质; 
3)线性定常离散系统动、静态性能的分析。 
9、动态系统与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 
1)系统状态空间模型的数学表达与结构图; 
2)状态变换; 
3)线性定常系统的时域解。 
10、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系统稳定性分析 
1)线性动态系统平衡点的李亚普诺夫稳定、渐近稳定、指数稳定、全局/局部稳定; 
2)线性控制系统输入状态稳定、输入输出稳定、有界输入有界输出稳定。 
11、线性定常系统的结构分析 
1)能控性、能观性、能镇定性、能检测性的概念、关系与判据; 
2)能控标准型、能观标准型与系统实现; 
3)系统的能控能观分解; 
4)系统传递函数模型与状态空间模型之间的结构关系。 
12、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控制设计 
1)系统镇定与状态反馈控制; 
2)系统检测与输出反馈控制。 
 
参考书籍 
[1] 胥布工, 莫鸿强, 谢巍.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2] 高国燊, 余文烋, 陈来好. 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 2011. 
[3] 刘豹, 唐万生. 现代控制理论(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4] 蔡鹤, 刘屿. 经典控制理论与应用, 科学出版社, 2022. 
 
二、信号系统部分: 
1、信号与系统 
   1)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信号; 
   2)单位冲激与单位阶跃函数; 
   3)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系统; 
   4)基本系统性质:记忆系统与无记忆系统,可逆性与可逆系统,因果性,稳定性,时不变性,线性。 
2、线性时不变系统 
   1)离散时间线性时不变系统:卷积和; 
   2)连续时间线性时不变系统:卷积积分; 
   3)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性质:交换律性质,分配律性质,结合律性质,可逆性,因果性,稳定性; 
   4)用微分和差分方程描述的因果线性时不变系统。 
3、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表示 
   1)连续时间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表示; 
   2)连续时间傅里叶级数性质; 
   3)离散时间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表示; 
   4)离散时间傅里叶级数性质。 
4、连续时间傅里叶变换 
   非周期信号的表示:连续时间傅里叶变换;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连续时间傅里叶变换性质。 
5、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 
   非周期信号的表示: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性质。 
6、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和频域特性 
   1)傅里叶变换的模和相位表示; 
   2)线性时不变系统频率响应的模和相位表示; 
   3)理想频率选择性滤波器的时域特性; 
   4)非理想滤波器的时域和频域特性讨论; 
   5)系统的时域分析与频域分析。 
7、采样 
1)理想冲激串采样模型;采样定理; 
2)连续时间信号的离散时间处理; 
3)离散时间信号的采样。 
参考书籍 
[1] 奥本海姆.信号与系统(第二版)(中文版).中国工信出版集团 电子工业出版社,2022  |   |  
  
  
 
  
 
 |